
- 产品性状
品 名 | 外 观 | 比 重 | pH | 氯 离 子 |
PC-500 | 无色透明液体 | 1.03±0.02 | ≧9.6 | 170±20g/L |
- 配槽方法
- 用水清洗后,排放完全再贯注清水,打开喷洒马达操作10分钟后排出槽内用水;
- 贯注5-10%稀盐酸、打开喷洒马达操作30分钟,再排掉所有槽内用水;
- 改用清洁水重复步骤(2),检查管路是否漏水;
- 卸下所有喷嘴,浸渍于10%盐酸溶液中,清洗阻塞,装回喷嘴;
- 贯注5%氨水,打开喷洒马达操作30分钟,再掉所有槽内用水;
- 改用清洁水,重复步骤(5);
- 贯注母液,打开温度控制阀,检查pH、比重、氯离子、铜含量并确保在范围内,开始生产。
- 槽液控制与维护
操作条件 | 范围 | 最适值 |
氯离子 | 170-200g/L | 180g/L |
铜含量 | 130-170g/L | 150g/L |
pH | 8.1-8.8 | 8.3-8.5 |
比重 | 1.19-1.230 | 1.215 |
温度 | 45-55℃ | 50℃ |
处理时间 | 30-180秒 | 依设备及温度而差异 |
备注:连续生产时,须装冷冻设施 |
- 槽液分析方法:
- 氯含量分析:
- 取10mL PC-500(子、母)蚀刻液,置于250mL容量瓶中;
- 往容量瓶中加2-3mL氨水,用蒸馏水稀释至刻度;
- 从250mL容量瓶中吸取5mL溶液,放入250mL锥形瓶中,加100mL DI水;
- 加1mL5%铬酸钾指示剂,另加5mL 2%醋酸,溶液变亮黄色;
- 用标准0.1N硝酸银溶液滴定至微红棕色。
- 铜含量分析:
- 取上述稀释PC-500蚀铜液10mL,放入250 mL锥形瓶中;
- 加50-100 mL蒸馏水;
- 加氨水数滴至清亮深蓝色;
- 加MX(紫脲酸胺)指示剂0.1克;
- 用标准0.1N EDTA溶液滴定至紫红色。
- pH值测定:
- 取200 mL药液于200mL烧杯中;
- 以4.0 和7.0 标准液校正pH计;
- 缓慢将pH电极放入烧杯中,准备读取pH计显示值为实测pH值。
- 操作问题、原因及对策说明
问题 | 原因 | 对策 |
速度慢 | 铜含量太高或太低 | 调整铜含量或控制器比重设定值 |
温度过低 | 升高温度 | |
压力偏低 | 调整压力 | |
氯离子偏低 | 添加蚀刻盐 | |
pH偏低 | 减少抽风量或添加氨水 | |
打气不足 | 加大打气 | |
侧蚀太大 | pH太高 | 增加抽风量或含铜量加水或氨水稀释 |
压力太高 | 降低压力 | |
速度太慢 | 调整传送速度 | |
氯离子过高 | 加子液或加水 | |
铜厚度不均匀 | 改善镀铜均匀度 | |
沉淀 | 铜含量过高 | 添加子液 |
PH过低 | 添加氨水、减少抽风 | |
氯离子太低 | 添加蚀刻盐 | |
漏水 | 检查冷却管或水洗水渗漏 |
- 安全防护